绿十字制药主营产品被移出地方医保目录 仿制药如何探索经营稳定之路|全球微头条

正在闯关创业板市场的绿十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十字制药)在上市关键期的业绩表现或将出现转向。

正在闯关创业板市场的绿十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十字制药)在上市关键期的业绩表现或将出现转向。


(相关资料图)

2019年至2021年,绿十字制药营收分别为2.74亿元、5.48亿元、7.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一度达69.66%,同期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19.06万元、7390.03万元和1.04亿元,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19.94%。但是据新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业绩高增长的趋势却受到挑战。

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显示,绿十字制药营收仅为3.03亿元,归属净利润仅为3472.56万元,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等经营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对此,绿十字制药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疫情多发主要销售区域上海及临近区域的销售带来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地方医保目录调整政策的落地,公司主要产品普舒清和普达深在原地方医保地区不再享受医保支付政策,影响了销售收入。

创业板上市冲刺阶段,绿十字制药曝出业绩下滑风险,是否影响到公司的上市进程犹未可知。不过从侧面,这一趋势映射出绿十字医药亟需要摆脱的深层经营问题。主要产品变局

记者从绿十字制药了解到,公司主要从事肠外营养制剂及多品类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的主要产品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18AA-Ⅸ、17AA-Ⅲ)、多力生和普立诃等。

细分产品结构来看,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绿十字制药主要收入来源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系列,其中(18AA-Ⅶ)绿支安、(18AA-Ⅸ)普舒清、(17AA-Ⅲ)普达深和(18AA)绿安四款产品在报告期内合计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93.22%、91.07%、72.33%和55.41%。

报告期内,绿十字制药普舒清产品长期位居公司第一大产品,各期贡献营收分别达1.21亿元、2.58亿元、2.88亿元和7139.95万元,占公司主业营收比重分别达44.28%、47.38%、36.62%和23.63%。绿十字制药另外两大产品则为普达深和绿支安,其中普达深各期贡献营收比例分别为10.37%、19.57%、17.83%和12.30%,绿支安营收占比分别为34.53%、20.07%、16.07%和17.91%。

凭借上述三大主要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产品,绿十字制药在报告期内业绩猛增,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74亿元翻倍增长至2021年的7.88亿元,净利润由2019年亏损376.09万元大幅飙升至2021年9761.58万元。

绿十字制药据此认为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满足了创业板“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的上市标准。但是报告期后期,绿十字制药的经营业绩尤其是两大核心主营产品均呈现出不利的转向变局。

了解到,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意见,提出国家统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除明确规定的外,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同时,新政要求各地原则上在3年内完成清理规范,并同国家政策衔接。

据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22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都将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

北京某三家医院主任医师向记者表示,受医保目录政策调整影响,各地医保目录已陆续与国家医保目录衔接,部分进入地方医保目录而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或将陆续被地方医保目录调出,被调出地方医保目录后,将相关产品将不再享受地方医保支付政策。

报告期内,绿十字制药主要产品普舒清分别进入了江苏、上海、辽宁、广东等10个地区的地方医保目录,普达深产品则进入了江苏、上海、安徽、广东等9个地区的地方医保目录,但是因为医保新政,目前上述地区的地方医保目录已将普达深和普舒清移出医保清单。

受此影响,2022年上半年,绿十字制药普达深和普舒清两大主要产品均呈现出销售大幅下滑,普舒清销售收入已由2021年的2.88亿元高点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139.95万元,普达深则由1.40亿元高点降为3714.95万元。

对此,绿十字制药表示,公司部分产品被调出地方医保目录导致销量下滑,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而绿十字制药的另一大产品绿支安的销售收入表现同样不乐观,销售收入由2021年的高点1.26亿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411.34万元。

为何绿十字制药的主要核心产品突然陷入销售下滑的状态?记者注意到,除产业政策因素之外,或许与绿十字制药的经营模式难脱干系。仿制药短板

报告期内,绿十字制药主要收入来源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绿支安、普舒清、普达深等产品和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多力生产品均为仿制药参比制剂,其中绿支安、普舒清、普达深为原研地产化产品,多力生为进口销售的原研药品。

2022年上半年,绿十字制药唯一实现销售大幅增长的核心产品、目前已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4.14%成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的普立诃,同样为仿制药。

绿十字制药透露,公司绿支安产品的原研药生产企业为Roussel森下制药株式会社,普舒清和普达深原研药生产企业为味之素制药株式会社,多力生原研药生产企业为田边三菱,普立诃原研药生产企业则为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这意味着绿十字制药目前的主营核心产品中没有一个产品是公司的原研型产品,均为仿制类药品。

记者从某大型券商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处获悉,原研药是指原创性研发的新药,产品需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一款高端产品的研发平均需要花费数亿元资金,近10余年研发时间,研发成本很高,产品的价格也十分昂贵。而仿制药是指在药品专利保护期满或其他专利权到期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均可仿制的药品,仿制药仅复制原研药的主要分子结构,因此研发成本低,价格低廉。

据了解,我国为了促进仿制药发展,提高仿制药质量,已经推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支持政策,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一致的同时,努力实现和原研药相互替代,向市场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仿制药品。目前,中国国产西药90%以上都是仿制药。

“仿制药研发难度低,容易快速推向市场,但是行业的技术低门槛也造成了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上述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技术含量较低的药品专利过期后,行业会出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进行仿制,各企业之间为了销路甚至恶性压价竞争,因此仿制药品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以绿十字制药为例,目前公司主营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绿支安、普舒清产品除公司外,国内已有海思科(002653)(002653.SZ)持有相关生产批文,而安徽富邦药业持有绿支安国内生产批文,北京托毕西药业持有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国内生产批文。

对此,绿十字制药提示称,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及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深入推进,上述产品的仿制药或其他竞品可能逐渐增多,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推动现有产品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公司相关产品市场份额下降,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

招股书中,绿十字制药表示,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药企,现阶段公司正以临床需求较大的化学药品的研发拓展为重点,布局了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道及代谢类、血液系统类、关节炎类等多个疾病领域的药品研发。但是公司同时称,药物研发具有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试验周期长等特点,且容易受到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如公司创新药品最终未能获批上市,将导致药物研发失败,影响公司研发投入的收回,另一方面,如获批上市的药品在临床应用价值或成本方面不具有竞争力,将无法保证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得到合理回报。

记者注意到,与同行业公司相比,绿十字制药正研发的医药新品多数仍为仿制药,如公司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已获一致性评价通过,公司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获批上市的左氧氟沙星片、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缬沙坦片则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换言之,绿十字制药后续的营收仍将围绕仿制药展开,公司将不得不依赖销售主导的经营模式运营。销售驱动增长

两组数据值得关注。

横向比较来看,报告期各期,绿十字制药研发投入分别为3154.85万元、5086.15万元、7887.54万元及4209.33万元,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科伦药业(002422)(002422.SZ)、海思科(002653.SZ)、华润双鹤(600062)(600062.SH)等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费用投入分别达17.37亿元、4.34亿元和4.10亿元。

相比,绿十字制药的研发投入规模仍低于同行业公司。

另一组数据显示,绿十字制药的期间费用总额分别达2.01亿元、3.63亿元、5.33亿元和2.05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达73.32%、66.16%、67.64%和67.52%,相较同行业公司具有明显优势的项目仅有销售费用。报告期内,绿十字制药的销售费用分别达1.36亿元、2.70亿元、4.08亿元和1.37亿元,分别占到公司各期营业收入的49.73%、49.27%、51.72%和45.07%,其中以学术推广会为主的市场推广费金额各期分别达1.16亿元、2.52亿元、3.83亿元和1.21亿元,占据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85.46%、93.11%、94.01%和88.76%。

报告期内,绿十字制药的销售费用率分别达49.73%、49.27%、51.72%和45.07%。

该数据高于同行业平均40.14%、34.47%、31.69%和29%的行业水平。

对此,绿十字制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委托推广服务商组织安排市场调研、学术推广等活动,以达到产品推广的目的。但是医药销售正成为医药腐败的高发区,因此绿十字制药又认为,不能排除公司推广服务商或个别销售员工在药品推广中存在不正当商业行为的可能,该等不合规行为不仅会影响公司品牌形象,甚至可能导致公司被监管部门列入不良记录名单而影响公司产品参与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的资格,进而影响经营业绩。

关键词: 主营产品